國際能源署稱,關鍵礦產市場供應相對充足,使得價格下降,這對于消費方是好事,但對于新投資并不是好消息;對于未來供應,這也不是好兆頭。
國際能源署首席能源經濟學家蒂姆·古爾德(TimGould)在《全球關鍵礦產展望(2024)》報告發(fā)布會上表示,某些礦產價格下跌的原因值得研究,需求并不是主因。
蒂姆·古爾德稱,這段時間有的礦產需求增長迅速,但非洲、印度尼西亞和中國的供應量增長更大。重要的是要記住,電池和陰極的一些關鍵元素庫存相對充足,致使價格面臨下行壓力。
2023年礦業(yè)投資增長了10%
該報告顯示,展望未來,在清潔能源快速發(fā)展推動下,所有場景下關鍵礦產需求都呈現(xiàn)強勁增長。在國際能源署模擬的“2050年凈零排放”場景下,2040 年關鍵能源轉型礦產總市值將增長一倍至7700億美元。2023年關鍵礦產勘查投資增長15%,開采投資增長10%。對此,國際能源署認為屬于正常范圍,但低于2022年30%的投資。
蒂姆·古爾德稱,2023年的數(shù)據(jù)依然“令人印象深刻”,尤其是一些專注于鋰的公司,其投資增長了60%左右。他還指出,勘探投資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。
“這對于未來多元化是一個積極的信號,至少在采礦方面是這樣?!钡倌贰す艩柕抡f,價格下跌對于購買能力是好事,電池陰極材料成本占整個電池的比例從2015年不足5%上升至2022年的30%,但由于金屬成本下降,2023年這一比例降至25%。但是,價格下跌是雙刃劍。
總體上需要更多投資。國際能源署對未來項目分析發(fā)現(xiàn),在世界各國實現(xiàn)國家氣候目標情景下,已宣布的項目僅能滿足2035年70%的銅需求和50%的鋰需求。
如果所有項目能夠按計劃完成,其他礦產的情況會好一些,但這些項目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全球關鍵礦產生產和加工格局。該報告主要作者,國際能源署高級能源分析師分析師金泰潤(Tae-Yoon Kim)表示,如果所有計劃項目按期完成,那么這些項目的預期供應能夠幫助實現(xiàn)2035年國家和全球氣候目標。
金泰潤說:“總的來看,供應情況似乎比兩年前的評估結果要好一些……但要確保關鍵礦產的全球供應,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多元化的情況不容樂觀——我們對項目的分析表明,供應多元化進展緩慢。”已宣布的項目表明,在2030年之前,精煉材料生產仍然繼續(xù)高度集中在少數(shù)幾個國家。
“這些市場的許多交易量很小,要增加市場平衡和價格信息的可得性,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我們也非常關注可靠的多元化供應和社會治理問題。”蒂姆·古爾德說。(源于:中國黃金報)